首页/选大学/湖南的大学/吉首大学/吉首大学名人校友
吉首大学
JISHOU UNIVERSITY
  • 彭学明

    彭学明,男,1964年11月11日生,土家族,湖南湘西人。著名学者、作家和文学批评家。毕业于湖南吉首大学外语系。历任古丈县第一中学教师、保靖县文化局干部、保靖县政府办秘书、《张家界日报》编辑记者,《旅行家》杂志编辑记者、张家界市人大常委、张家界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南省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副主编等职务,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全国第九届人大代表,全国第十届人大代表。多次任茅盾文学奖评委和鲁迅文学奖评委。

  • 刘文武

    1963年,刘文武出生于桑植县。刘文武的人生之旅在上中学时就显出端倪:开始步沈从文、黄永玉这些从家乡走出的大家的后尘,一脚踏上了文学之路。 用刘文武的话来讲,20世纪80年代,搞文学是很时髦的事情。那时,文学思潮惊涛拍岸,文学运动风起云涌。文学当时是许多青年最美好的梦想、最崇高的信仰、最无悔的追求。毫不夸张地说,刘文武堪称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1983年大学毕业前,尚不到20岁的他,创作的小说已陆续出现在那些颇有影响的刊物上,《当代》、《十月》、《上海文学》、《民族文学》、《萌芽》等全国一流的文学期刊发表过他大量的文学作品。 让刘文武至今难忘的还有1986年,也就是他从吉大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的第三年的那个秋天,他主编的《边城》创刊了,这是吉首大学第一本民间文学刊物。在他的周围,聚集了后来成为传媒界、文化界重要人物的龚曙光、彭学明、肖仁福等等。在创刊号上,刘文武曾饱含深情地写过一句话:“文学不仅是人学,更是爱学。”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对文学的理解,大学时代美学、现当代文学成绩班级第一的刘文武可以自如地将激情挥洒在课堂上。时任吉首大学教务处处长、后来担任副校长的张永康教授回忆,当时多次教学检查显示,刘文武的课深受学生们欢迎,而且走廊外、窗户旁经常围满旁听的学生。可以想象,那该是怎样的一段青春时光。 谈到在吉大度过的岁月,刘文武感慨颇多。他说自己虽然走出了吉大,但回忆最多的仍是吉大,最好的也是吉大,这种情感是一辈子都是难以忘怀的。他说自己的大学生活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看书、写作、教书,再就是偶尔的文学活动。但这段经历却是他日后成就事业的起点,“母校岁月对自己后来的事业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他说。 刘文武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在他此次与湖南出版集团常务副董事长兼《潇湘晨报》社长、曾在吉大中文系任教多年的龚曙光回母校一同颁发第十届“冠代奖学金”中得到集中体现。刘文武自1996年设立的“冠代奖学金”是吉大最高规格的奖学金。10届期满后,刘文武与母校签定协议书,再出资100万元用于延续第二轮“冠代奖学金”。他自己,也当之无愧地被授予“吉首大学杰出校友”。 1987年,刘文武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这本来应是成为学者、作家的极具诱惑力的大好机遇,但他却因为人生中的一次意外际遇而作出了新的选择。在改革开放大潮奔涌的年代,年轻气盛的刘文武带着湘西人特有的倔强与固执,怀揣万丈豪情,走出湘西大山,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只身闯海南去了。 不久,刘文武在海南出版社找到一份工作。从校对到编辑,从编辑到编辑室主任,刘文武在海南出版社摸爬滚打,大大增长了见识与才干。他将出版业内一系列运作思路和操作方法尽收眼底,谙熟于心,更重要的是,由此锤炼出一双眼高过顶的犀利目光。1992年,他北上京城,创办一家电子公司,折腾成一个拥有一定资产的金刚不败老板。 1995年的春天,北京乍暖还寒。时年32岁的刘文武胸中奔涌着急欲进军影视圈的激情。他决定开拓与文化相关的事业,遂成立了北京同道文化有限公司。有感于当时中国电视剧制作普遍的粗制滥造,刘文武要从这儿切进去。意欲涉足影视圈并非刘文武一时心血来潮之举,也许可以这样说,为了实现他想进军影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漂亮的夙愿,他是早有“野心”和“预谋”,并为此作了多方面准备的。像许许多多的成功者一样,刘文武的一鸣惊人不是靠侥幸,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刘文武最早拍摄的电视剧是《雍正王朝》。2600万元的巨额投资,超强豪华的演出阵容。1998年11月,中央电视台组织强大的审片组“封闭式”地审看《雍正王朝》,最终顺利通过。刘文武成功地做出了一部上上下下都喜欢看的电视剧,“一步登天”,从此跻身国内一流的出品人、总制片人行列。事实上,刘文武为这一天的到来准备了很久,付出了很多,终于以精锐之气杀进影视圈并赢得一个满堂彩!接受采访时,他曾引用两句广告词: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随后,刘文武推出了《乾隆王朝》。而之后的《走向共和》继续将目光投向了清末民初。在他看来,那是中国近现代史中最为复杂的年代,是中华民族最痛苦最屈辱的年代,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觉醒勃发的年代;也是一代代志士仁人锥心泣血上下求索慷慨悲歌的年代,是从生活到思想、从文化到制度急遽变化的年代。他从走向共和的角度来解读中国近代史向现代史的嬗变,把繁杂的历史脉络归结为走向共和这一命题,希望把握住发展的精神脉搏,给自己确定一个切入点和解读线索,给观众提供深层思考的新的历史观念。 紧接着的《军人机密》则创下了两项国内“第一”——当代军事题材电视剧中投资最大、篇幅最长。该剧在恢弘的历史背景下和真实的生活基础上,巧妙编织军人命运和军人家庭的起伏跌宕,入木三分地将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乃至情节推向极致。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2004年收视率全国第一,获首届风云大奖,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版的《兄弟连》。 刘文武用3年时间完成了《雍正王朝》,用4年时间完成了《走向共和》,用近8年的时间打造了《军人机密》,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吉首大学副校长、文艺评论家张建永教授有个堪称经典的评价,他认为刘文武出品的电视剧总能切中中国的“命脉”。

  • 易小明

    易小明,1965年生,湖南龙山县人,土家族。1984年进入吉首大学中文系学习,哲学博士,现任吉首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伦理学硕士生导师、教授。200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获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于德国杜赛尔多夫大学从事学术访问,2005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价值哲学研究。现任吉首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哲学、伦理学原理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15项;著有《社会差异研究》《文化差异与经济发展》《文化差异与社会和谐》等著作4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重要理论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11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60余篇被《中国哲学年鉴》《哲学动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获省优秀社科课题成果一等奖1项,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系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省级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届“百位社科人才”培养对象。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评为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

  • 对比栏
  • 最近浏览
打开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