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考资讯/强基计划/试点“强基计划”,探索“综合评价”,对2020年高考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强基计划]试点“强基计划”,探索“综合评价”,对2020年高考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强基计划 2020-02-13 11:04 高考志愿帮整理

1月15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分析文件,发现虽然文件明确2020年自主招生不再组织,但仍有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招生途径可以参加。

强基计划出炉后,教育部宣布不再组织高校自主招生。可以说自主招生已经被强基计划完全替代了,于是就有些家长开始担心那强基计划是否还会对高考造成影响?我们今天看下强基计划对高考有哪些影响。

新方案对2020高考招生影响巨大!

影响一:新方案招生范围看似减少了,实则人数增多了

传闻中的新模式招生,仅限于36所一流高校A类,相较于原来90所自主招生高校,看起来范围减少了,而实际上,人数却是增多的。这种增加,除了“量”的增加,还有“质”的增加。

传统的自主招生,有一个严格的名额限制:不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数的5%,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高校很难触及到5%的边界,或者说很难招满符合要求的5%名额。而新模式招生中,不再有名额限制,意味着理论上可以达到100%!也就是说,这些顶尖大学可以把所有招生名额用到这种模式上。90乘以5%对比36乘以100%,这是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

新模式招生中,高考占85%,某种意义上讲,是原来综评招生的一种升级版。原来主流的综评录取模式中,60%高考+10%学考,广义的高考占比70%,仅比新模式中低10%。

目前一些创新型高校中,如南方科技大学等录取模式,100%名额为综合评价招生;在上海,复旦和上交大的综评名额占比达到两校总招生数的90%;在浙江,北大、清华、中科大、复旦、上交大、港中文(深圳)、国科大等头部名校的的综评招生总人数,占比亦超过90%……

可以预见的是,这36所试点高校,也许不会一下子把100%的录取名额都投放在新模式招生中,但这代表着非常大的扩容弹性。会不会是从36所试点高校,开放到137所双一流高校,甚至更多的本科高校?这是政策留下的想象空间。

影响二:高考成绩决定你入场,校测分数决定你命运!

新模式招生,采取85%高考+15%校考,这种“二八定律”的分配机制,会对招生录取模式带来哪些变化?

决定入场的因素在“八”,而真正决定命运(录取与否)的,却在“二”。表面上看,新模式招生中,高考占据了85%的权重,但折合成百分制后,它们的分数级差却被进一步缩减,特别是对于名校而言。

举个简单的例子,去竞争北大的,有可能是680分和660分的,但绝对不会是680分的和600分、620分的。传统高考模式下,660分比680分低20分,可能相差了数千个排名;但在新模式折合成百分制后,仅仅是70.4分和72.5分的区别。

剩下的15%,是如何拉开差距的呢?我们以清北近几年的综评校考(领军/博雅)理科为例,平均得分率仅为30%-40%!而这些,都是顶尖高手之间的较量!这意味着,在校测环节,最头部的学生可能得到15分以上,最尾部的可能得1-2分,平均只有6-8分。学霸的荣耀,很可能在清北的一场校考中被击得粉碎!

当然,未来也不排除这种情况,即使考到全省前30名、前10名,仍然可能无缘清北!这种情况并非耸人听闻,在新高考实施的浙江省,裸分前30名已经考不上清北了!


这其实是对过去“唯分数论”改革的一种倒逼:如果只是一个考高分的“书呆子”,即使通过初审,也有可能在决定命运的“二”环节败下阵来。

这意味着,高考成绩以外,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这意味着,顶尖高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校考环节通过大量的竞赛知识和超纲知识来增加选才区分度;

这也意味着,清北等名校考察形式越来越灵活多元,课外知识的广度和创新性思维,远比只会考高分重要。

学科竞赛需重新评估

之前,在很多重高里,很多同学一进高中就开始为自主招生、三位一体做准备,最直接的是参加学科竞赛。想要竞赛拿到好成绩,甚至有学生从初中就开始抢跑。

新招生方案中,学科竞赛不再是唯一的报名条件,基于“学科竞赛可能会影响高考成绩”这一顾虑,学科竞赛的作用被相对削弱。很多学校都在困惑,竞赛还有必要学吗?

其实,学科竞赛过去、现在、未来,都只是极少数人的游戏,新政导致竞赛学习降温,其实是对过往盲目学习竞赛行为的一种纠偏。竞赛学习,应该回归到“学科特长”的本质,对竞赛学习者的建议是:

首先,顶尖高校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初衷不会变,过去的经验表明,清北等名校通过学科竞赛选拔学科特长学生,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这部分某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无论政策怎么变,名校选拔他们的需求不会变。因此,对于那些少数具有学科天赋的孩子,大可不必过分担忧,应坚持自己的初心,回归到学科竞赛的本质。

其次,那些因为升学、加分等功利性目的,不顾自身实际情况、不顾自身是否具备潜质,而盲目跟风甚至孤注一掷的学生,确实应该冷静思考这个问题了。这条道路真的适合自己吗?再次强调一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学科竞赛都只是少数人的游戏,而不是大多数人的敲门砖。

另外,对于目标为清北复交等顶尖高校的学生,竞赛是一个增值选项。对于这些名校而言,高考分数已不再具有明显区分度,他们过往的校考环节,会融入大量的学科竞赛知识来增加区分度,有竞赛学习经验者,无疑更具有优势。对于这部分考生而言,需要同样兼顾竞赛知识的广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你要做到万里挑一,如果不承担比普通人多得多的苛求,站在金字塔尖上的凭什么是你呢?

写在最后

自主招生政策收紧不代表高考将会“只看统考分数”,结合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设计与进展,实现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才是中央设计的的改革正道!

一是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权重。

二是要完善多元录取制度体系。在统一高考择优录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元录取渠道。

三是赋予高校更大招生自主权。允许各类型、各层次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特色与生源等情况自主确定招生录取方式。

至于很多人质疑的高校测试成绩造假或黑幕问题,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起码沪浙两地实施高考改革两年多来,综合评价招生涉及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浙大等不少名校,得到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未接到一例举报或投诉。(要知道,越是顶尖名校越不会在招生环节有任何猫腻!)

据了解,下一步,教育部将结合高考改革的实施,深入开展调研论证,深化自主招生改革,探索综合评价学生的考试招生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彩蛋!

2019年过去了,我们都很怀念它~

这一年我们撰写了200+篇原创文章

想想..真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啊

说正事...期待已久的专家课就要上线啦

我们推出一款生涯发展学习平台

前途问鹿APP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课程体验

高考志愿帮中国大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