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考资讯/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揭秘!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计划?让过来人告诉你强基计划真相!

[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揭秘!2021年该不该报考强基计划?让过来人告诉你强基计划真相!

强基计划 2020-11-25 09:14 高考志愿帮整理

2020年强基计划落幕已久,对于强基计划2021届家长和考生依然报有很大怀疑态度,明年到底该不该报?强基计划实际培养如何?针对该政策,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的“过来人”的一些看法及大学的一些看法。

2020强基计划多校补录

2020年新生入学后,多校发布补录通知,从学校发布的数据来看,多校补录近一半的人。还有多校没有公布补录人数。除了清北,其他学校几乎都没有招满。为此,很多人都说强基“遇冷”。

2020届学生对强基计划态度

类型一:主动放弃型

武汉十一中高三考生李某童的案例,就是部分考生的缩影。

今年5月,李同学和班里几位同学都报了“强基计划”,李同学报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物理学专业。

高考成绩公布,李同学考了684分!超过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线。

李同学和家人商量后,放弃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物理学专业的面试机会,最终填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并被顺利录取。

类型二:十分热爱型

考生一:

“既有荣誉感也有使命感。”在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就读的郝文琴来自湖北省潜江中学,她说选择医学是高一就种下了种子。

当时,潜江老乡、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刘珏来校讲授自己的从医经历,给了她很深的印象,当时她就下决心读基础医学。今年2月疫情期间,她发现刘珏还是最年轻的全国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奔波在湖北抗疫一线,这对她触动很大。

今年5月,郝文琴报考了北大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最终以678分的高考成绩实现了梦想。郝文琴告诉记者,有强基计划这么好的平台,一定会有好的科研前景,争取能为国作出贡献。

北大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班辅导员杨恩策介绍,北大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不惟分数论,看重志向,单独编班,选择强基计划就是选择当民族复兴的基石,发展没有上限。

考生二:

徐方维来自河南商城县,他所在的商城高级中学,70人的班级上,10多人报名了强基计划,他是唯一走到最后的。

他回忆,当时班上很多同学准备报强基计划,都觉得这个跟过去的自主招生相似。班主任老师则一再提醒,该计划只适合成绩拔尖的学生,录取时高考成绩要占85%。

这样,班上最终有10人报名。高考结束,徐方维考了675分,8月4日面试也取得了93分的好成绩,超过华中科技大学在河南669分的强基计划录取线。对于自己能被录取,徐方维相当满意。

类型三:盲目型

因为没弄明白强基计划和过去自主招生的差别,报考兰州大学强基计划的丁睿松未能入围,最终上了西南交通大学。高中就读于武汉二中的丁睿松平时成绩有600分,希望通过自主招生能圆自己上985名校的梦,但刚进入高三便有自主招生取消的消息传来。丁母向记者说,今年初,教育部公布了强基计划,让一家人又看到了希望,很快让孩子报了名。

丁母盘算,强基计划高考成绩占85%,面试成绩占15%,比照兰州大学过去在湖北省的录取线,儿子正常发挥应该够线了。但兰州大学强基计划湖北录取线公布后,她傻眼了,都到630分以上了,她这才明白强基计划并非过去的自主招生

类型四:弯道超车型

今年5月,刘订均和班上40多名同学一起报了强基计划,他填报了浙江大学基础物理学专业的强基计划,因为高考分数未过线而未能入围,以652分被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专业录取。进校报到第二天,得知华科启动强基计划二次选拔,他毫不犹豫报了名。

刘订均介绍,华科物理学专业强基计划有5个名额未录满,补录通知下发后校内有50人报名,通过笔试后20人进入面试,从中选取了5名学生,他是其中之一。他高考志愿也填报了华科物理学专业,该专业录取分数653,他以1分之差落选。

学校对强基计划的态度

华中科技大学:“明年应该不会再出现补录的情况。”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吕京涛教授对出现补录有些诧异,同时也认为,今年是强基计划推出首年,还在探索,明年就会好起来。事实上,该校物理学强基计划补录5人,是该校最少的,其他专业补录相对更多。

武钢三中校办主任刘江华:“今年武大、华科强基计划的入围线远高于学校录取线。”武大、华科在湖北的强基计划入围线比普通线高出10多分,“高这么多分,一些考生转而选择其他专业。”

刘江华分析,有些考生和家长看重升学和就业,对强基计划认识不到位,报考只将其作为备胎。“明年强基计划应该增加一些限制性条件,避免今年出现的这种摆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展规划处处长徐绍红:也关注到“强基计划”招生先热后冷的变局。他认为主要原因并非是招生规则,而是源于家长和考生对基础学科认知的偏差,简单地把基础学科专业归为“冷门专业”。基于这种认知,基础学科招生“遇冷”成为普遍现象,即便对名校也是如此。

“要遵循基础科学的发展规律,优化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让他们不担心没有用武之地。”徐绍红表示,解决这个问题是个系统工程。他建议国家实施更多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显示度的重大科学计划、重大科学工程,以此拉动对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的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要优化学术评价机制,切实破除“五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有别于应用学科的职称晋升和待遇保障制度,鼓励基础科学领域人才“板凳甘坐十年冷”,真正让考生和家长体会到学习基础科学有前途,从事基础科学创新光荣。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志勇教授:强基计划改革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突出基础学科支撑引领作用,培养未来领军人才。相比以往的“择分”,强基计划的“择志”色彩更加鲜明。

深入推进强基计划,有必要加强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在中小学教育中,要加强高校与中学教育的衔接沟通,通过开设高中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开展咨询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结合国家发展和自身成长,树立远大理想。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认为就业好、待遇高的专业有吸引力,对家长而言是可以理解的;基础学科成才需要的时间更长,就业面的选择又窄一点,这是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特点,招生改革要更有针对性。

别敦荣表示,强基计划明年会如何,有待观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强基计划要达到目的,必须探索一条中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路径。

未来强基计划会如何?

针对2020年强基计划“遇冷”情况,多人对未来走向进行预测,目前预测主要分三种:

1.近几年可能保持稳定。2020年只实施了一年,近几年再进行大调整的可能性非常低,保持稳定的概率会比较高,此外,目前的高要求、高标准自动将功利性强的学生排除在外,剩下的学生大多符合强基计划“择志”要求。

2.政策应该会进行调整。只是调大调小的问题,未来可能会开放更多的专业、投入更多的招生计划、招生可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的门槛。此外,国家可能会根据强基计划设置配套的出口等,改善目前基础学科培养出口、就业整体环境,如待遇、科研扶持等等。

3.观望中。强基计划实施后,其结果让很多人没有预料其结果,很多大学也没有做最新的概述。未来到底走向如何,都在观望中。

评论|强基遇冷?也许是正常结果

今年高校招生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应该是第一年实施的“强基计划”。但是据报道,包括北大、中科大等在内的诸多名校都没有完成原定的强基计划招生名额,有的只能进行补招。这就引发了“强基计划遇冷”的讨论。但“强基计划”真的不如人意吗?

首先,强基计划的目的之一,是鼓励学生报考重要的基础学科。既然需要“鼓励”,说明这些学科在许多人眼中本来就是“冷门”,所以本就不应指望出现“大热”。反而是之前的自主招生,吸引许多家庭和中学去竞争,因而催生出一些灰色的甚至违法违纪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许多“热门”或“高金”专业,加上名校的学历,带来了“租”,也就带来了“寻租”的空间。

现在强基计划让没有兴趣的学生不再被吸引,于社会而言减少了寻租空间,于考生而言也避免了不理性的选择。

例如,有的报道中有家长说:“高中(学数理化)已经学得很痛苦,到大学以后还要学这些基础学科,还有什么意思呢?”人各有志,本无高下之分,不用去批判这些观点。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这些“已经学得很痛苦”的学生为了降分而去选择基础学科,对他们对大学是一种“双输”。

所以,虽然强基计划没能招满总会让高校有些遗憾,但换个视角看,岂不可以说招到了一批真正有志于基础科研的学生?一个能沉浸下去从事科研的学生,可能比几十个几百个以此为跳板的更加珍贵,毕竟基础科研不是简单的拼人数。

这里就涉及强基计划的另一特点:不是简单的“择优”,更是一种“择志”,选择出真正有志于科研的优秀学生。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都能体会到,真正明白自己的兴趣是一种稀缺的才能。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感受到,许多人读到博士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这个专业。相比之下,能在高考前就清楚自己的兴趣,更能对基础学科产生兴趣,这样的人即使学习能力不是天才,也是“自觉的灵魂”,可以说比有趣的灵魂更加稀缺。

例如,今年因选择北大考古成为“网红”的那位同学,虽然她不是通过强基计划报读,但她这样的学生正是强基计划针对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即使她将来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从事考古工作,至少她学习的过程不会是痛苦的,也绝不会是一种浪费。

当然,以中国之大,自觉的灵魂即使“万里挑一”,也是一个庞大的数目,我们有理由也应该有信心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强基计划作为一个全新的制度,自然也需要检讨成效。与此有可比性的可能是13年前开展的公费师范生政策,中间经历了多次调整,仍有可改进之处。

所以,不用急着去说强基计划“遇冷”,不妨给其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短期看,首先要讨论的是门槛和考核形式。例如,是否有必要降低一些门槛——但绝对不能降低真正关键的门槛。例如有评论说“数学达到考试科目的80%”要求太高,试问一个数学考不到120分的学生,先不论能力,真的有兴趣从事数学或物理研究吗?

长期来看,与其盯着强基计划的数据,不如向前后两端去思考。在前端,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基础学科“很痛苦”,是否我们的基础教育在理念或模式上存在问题?就算整体无法改变,能否更早地发现和鼓励万里挑一的灵魂。——据说自主招生废除后,奥赛也跟着“退烧了”,这在短期内同样不是坏事,但长期看绝非幸事。

在后端,也要思考如何让这些选择强基计划的学生真正成为“强基”——强化的基础人才。免费师范生的一个教训就是:把人吸引进来了,是否能留得住、用得上?毕竟,中国永远不缺人才,以部分基础学科而言甚至也不缺钱,重要的是如何让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高考志愿帮中国大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