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改革主要改了什么?答曰:主要是打破了百年不变的传统文理分科。
为什么要打破呢?
因为传统文理分科单一、呆板、束缚太多,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掘;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更新对专业化、全科化人才的需求。
改革才能使社会进步!
让学生自己做主、自愿选科、自由组合,有啥优点呢?
1.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符合孩子兴趣、特长的科目,才是孩子最愿意学的科目。
自己选的科目才是愿意学的科目,才能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才能学得好、学得高、学得深,才能成才、成业,才能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2.职业选择明晰:
选择科目组合的过程,就是选择专业的过程,就是选择职业和未来发展的过程。当一个人的长远目标比较明确时,你就等于先行一步,因为你会调动你的智慧和思想,全力以赴地奔向目标,你就会事半功倍。
有目标、有方向,才能先行一步!
3.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
当一个人选择了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并且目标明确,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有明确目标的人,起步的时候就已经领先了”!什么是人才?人才是有专长,并对某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大多数有成就的人,都是一生从事所学专业的人——
例如: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上海交大机械专业毕业,一生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西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大半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大国工匠陈行行只是山东技师学院技工毕业,一直从事机械加工技术……
学啥就干啥,才容易成才!
所以高考改革、自主选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明确职业目标、使人人成才!
家长参与选科,建议考虑的三个问题:
1.您孩子喜欢这三科吗?
您帮孩子选的这三科,孩子每一科都喜欢学吗?选择科目组合的首要原则,就是对所选科目喜欢学、有兴趣。只有喜欢学才能学得好,才能打高分,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和学到想学的专业。如果您的孩子对这三科都喜欢,这就是一个好组合;如果其中哪一科不喜欢,那就建议换一换。
2.是孩子自己选的,还是您和老师、亲属给选的?
高考改革的情形下,选科组合是最重要的事情,科目组合选的正确与否,基本可以决定孩子的学习好坏,以及将来参加高考,能进什么专业和学校。
高中生虽然也是未成年人,但是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最起码知道自己喜欢啥、最愿意学哪一科。所以选科应该主要是孩子的事情,家长、老师和亲人们是智囊团、是参谋的角色,可以出主意、提建议,但不要自作主张。
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自己事情的决策者,选哪一科、怎样组合要让孩子做主决定,既会减少出错,又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好让孩子自己做主!
3.是否考虑到孩子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定向?
选科目、定组合,除了为了学得好、能拿高分以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是选专业、选职业、选未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本科学理论研究也好、上高职专科学技术技能也好,你的专业基本就是你一生的职业、一生的发展。
所以选科组合,不是简单的凑合,要从孩子一生发展的高度认真分析确定,最起码的要从孩子将来职业定位的角度来考虑。
建议一个简单的方法:逆向选择法——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或目标~根据目标确定职业定位~根据职业定位确定选学专业~根据选学专业确定选科与科目组合。
如果家长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能打90分以上,您帮孩子选择的科目组合就算是:正确、科学、优选了。
家长的职责是建议和参谋!
建议的选科原则:
1.选择的科目都是孩子最愿意学的。
2.不要受传统文理科组合的限制和影响。
3.科目之间最好有关联性、能互助。
4.最好是逆向选择,即理想~职业~专业~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