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考资讯/强基计划/入选强基计划的结局:好的双赢,惨的毁了!不走强基计划,就进不了好大学?

[强基计划]入选强基计划的结局:好的双赢,惨的毁了!不走强基计划,就进不了好大学?

强基计划 2021-04-21 09:46 高考志愿帮整理

先驳斥一个错误观念:很多家长直接拿2020年的高校入围分来做简单选校标准,孩子的估分比某个学校高,就报考虑这个学校。这是极其草率、极其错误的想法。

千万别只考虑去年的入围分,因为今年的入围分一定和去年不一样,由于今年的政策调整,两年的分数相差会很大。如果按去年入围分来选校,就极有可能报错了学校,而且家长和考生的估分方式极其错误,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高考成绩,都会导致落选或者最后不愿意去校测,白白浪费了一次机会,甚至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我们推崇的科学报考观,主要有以下三步:

1、充分结合今年的报考热度,在数据的基础上做预估模型,预估今年各高校入围分。

2、基于考生的学习情况做估分模型,帮考生相对准确地估算自己高考成绩。

3、基于考生的性格特点、家长期望,结合高校招生计划,选出最适合考生情况的学校和专业。

另外,其实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和强基计划都有爆冷的学校,对中等分数考生而言,有很多捡漏的机会,且有规律可循,但我们家长并不了解这些事情,我们通过将规划师们的多年报考经验和算法预测模型相结合,帮助考生提高捡漏的概率,这就是我们规划师指导考生做上冲方案的价值所在。

我们的规划师和咱们家长相比,只不过报考经验更丰富一些,手里的数据更全面一些,预测模型更科学一些而已。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要让家长在报考迷惑中解放出来,规避掉坑风险,把握最利于考生的机会点,帮考生提高报考成功率。

◆  ◆  ◆

回到正题,先说今天结论:“强基计划”既给综合学生设计了选拔机制,也给极少数的竞赛尖子留出了通道。

强基计划”的许多制度设计,在此前上海、浙江等改革先行省份不难看到相似的安排。“强基计划”既吸收了此前改革的宝贵经验,也提出了诸多合理的创新。

以下是正文,请反复阅读。

◆  ◆  ◆

强基计划”到底是什么?

《意见》第二条“试点定位”,字字珠玑,句句有深意:

(1)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3)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4)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与之前的招生政策相比,“强基计划”更加强调了设立目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关于选拔要求:要么综合素质优秀,要么基础学科拔尖。

自主招生联盟、到综合评价与自主招生并立,再到如今的“强基计划”,政策调整的背后,选拔的标准实质并未改变,竞赛、综合两条路仍然明确。盲目鼓吹“不搞竞赛没出路”或者“全部回归裸分”,都是有失偏颇的。

《意见》规定“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授权由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但这种授权有一定限制,即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因此招生的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语言学等相关专业。

基础学科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能源、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发展,进而服务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

因此,“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由各个高校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自主确定,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文、历史、哲学等基础学科为主,但也可能包括少部分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计算机等与国家重大战略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

◆  ◆  ◆

强基计划”到底怎么招?

在《意见》第三条“招生学校和规模”当中,明确了36所开展“强基计划”招生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明确了招生计划分省设置,分省招生。

在《意见》第四条“招生办法”规定两种选拔标准:

(1)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2)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3)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与此前自主招生和老高考地区的综合评价不同,“强基计划”不再设定降分录取,而是采用更接近上海、浙江等地的综合评价招生方法的计分规则,按照“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的方式计算考生综合成绩录取。

参考上海、浙江的综合评价招生方案,高考750分按比例折算为85分,高校综合考核(笔试、面试)的成绩折算为15分。按照折算出的综合分数,重新排队,依次录取。换言之,8.82分的高考分数换算成1分综合分,其余15分的校测考核就变得相当重要。

强基计划”的综合计分方式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有力补充了高考在高分段区分度。

就像家长曾表示,高考比前几年更难,为什么高分段的学生反而更多了呢?例如2019年四川省理科共182人超过了700分,使得清北最终的分数线也达到了704分、706分。

强基计划”推行后,入围分数线确保了学生的学业水平,更有区分度的校测则是高校优中选优。就像前几年的北大博雅、清华领军计划,也是通过难度高于高考低于竞赛的笔试(数学物理等)以及面试,确保选拔出更加拔尖的人才。

入围人数是最终录取名额的倍数。仍然以上海和浙江为例:清北在浙江分别以录取名额的1.7倍、1.6倍设置入围名额,在上海则大致以录取名额的4倍设置入围名额。复旦、交大在浙江分别以录取名额的4、3倍设置入围名额,在上海则以录取名额的1.5倍设置入围名额。

换言之,“强基计划”入围校测后,通过率大致在25%至67%之间。

此外,由于入围人数是最终录取名额的倍数,因此入围分数线也会比该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低不少。

例如复旦2019年上海综评的入围分数线是559(物化专业组)、576(不限专业组)。由于上海高考满分是660分,换算成750分制就是:选考物理化学的学生高考分数超过636分,未选考物理化学的学生高考分数超过655分,能够进入复旦综评的校测。

◆  ◆  ◆

不走“强基计划”,就进不了好大学?

那么是不是不走“强基计划”就不能进入好大学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参考上海的经验,此前清北每年在上海合计招收约200名学生,其中100名通过综合评价录取,50名通过普通批次录取,其余50名则通过外语保送、竞赛保送、自主招生等方式录取。复旦(含医学部)在上海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600人,普通批次录取110人。

如果把目光放宽到其他开设上海综合评价的高校,同济大学在上海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240人,普通批次合计招生198人。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通过综合评价录取141人,相对于超过240人的普通批次录取情况,综评录取其实已经不占多数。

如果再把目光放宽到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人数就远远少于普通批次的录取人数了。

关于“强基计划”和裸分的比例,在《意见》中也强调“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遵循“一校一策”原则。

对于清北复交等顶尖高校来说,按照高考分数占85%+高校综合考核占15%的方式更符合人才选拔的要求,但也同时会给原来的高考录取方式留出一部分计划。

对于其他学校来说,裸分录取仍然还会占本省招生计划的相当大的一部分。

◆  ◆  ◆

强基计划入选者的四大结局

强基计划优惠的学科都是平时人们说的基础学科,国家给这些学科降分或者等效降分录取,鼓励人们为科学献身,是英明决策。但绝大多数家长不这么认为,高考,说穿了就是分蛋糕,相当于旧日的科举,直接和将来的工作或者饭碗联系在一起。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占住,上个档次高一些的学校再说。再说之后会有大概四个结果。

第一,孩子或学生非常喜欢基础学科,立志从事科学研究,立志成为科学家。基础课程,比如数学和物理,学起来虽然相对费劲,但有兴趣在那里支撑着,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成绩自然不错,本科、硕士、博士就连续读下来了,将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虽然大多数人不能发财,但收入也不错,还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也是国家希望的结果。

第二,孩子对基础学科兴趣一般,但自制力较强,能够以毅力学好数学物理等令人挠头的课程,但不想继续学了,考研转个应用方面的热门专业,出路也非常好。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在应用方面可以做的风生水起,事实上呢,应用学科的导师,也喜欢招数理专业的学生。这当然是大多数家长希望的结果,实现了双赢,即同时获得优惠分数+热门专业。

第三,孩子对基础学科兴趣一般,自制力还马马虎虎,能够以毅力学不挂科,顺利毕业,找工作。但找工作的时候,也就是碰壁的开始,发现许多公司都不要,嫌专业不对口,有些哭天天不应,哭地地不应的感觉。有的可以自己打拼出人头地,大部分人破罐子破摔了。

第四,孩子在新环境里,特别是看到上几届的就业状况后,心里反差极大,本来对基础学科就没多少兴趣,自暴自弃,觉得在学校抬不起头来,受鄙视,干脆破罐子破摔,最后勉强毕业或拿不到学位。实事求是地说,基础学科在绝大数高校地位不高,许多学生或多或少有些自卑。

强基计划是个好政策,那么如何才能避免第4种结局,让孩子能“双赢”呢?这需要家长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清楚孩子的意向。如果孩子喜欢基础学科,那么还需要家长深入了解36所强基高校各自的特色、优势和报考难度,综合评估选出1所(强基限报1所)适合自己孩子的。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强基计划专业是否适合你,需要你进行专业测评匹配。

所以在强基计划报名或高考志愿填报前,做性格/兴趣测评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成功的高考报考案例都是基于性格兴趣测评的基础上做专业选择的。一套真正有效的测评工具,直接决定了高考报考的成功与否。

前途问鹿App专业定位测评工具,汇聚霍兰德、MBTI、多元智能三大测评,通过600多个问题,从多个角度客观解析测试者的兴趣、性格、价值观等,再结合专业大数据,会对应推荐一些适合专业,分别生成一个完整的测评报告,帮您真正解决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选择难题。

图片

现在您只需要花248元

加入前途问鹿App会员,三大测评工具免费使用

还赠送专家一对一咨询

手把手教您分析测评报告

↓↓↓↓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加王老师微信,即可咨询购买

图片

目前,36所强基计划高校招生简章已经全部公布。从招生简章上看,今年强基计划涌现出了新的机会点,但报考难度也将比去年更大,对咱们家长考生将更具挑战性。

2021强基新机会点

1、入围比例放大,入围分或下降:今年的强基计划有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多数高校都上调了入围倍数。比如厦大、兰大由去年的3倍调成了今年的6倍入围。入围人数增加,使得今年的入围分有可能大幅下降。

2、考生覆盖面扩大:由于人数递补及每人只能选择一所大学,递补的考生如果补不满,便从下一分数档筛选,而根据末位高考成绩同分全部入围这项,对应入围的省排名也会进一步降低。

这两个变化对于我们考生而言,都是天大利好。建议广大考生能参加就尽量报名参加,尤其是中等分数的考生,更要抓住强基这个上冲和捡漏的机会。

2021强基核心难点

1、仍然限报一所:你仅有一个高校选择机会!你的成绩是否预估准确、你的预估成绩和目标校的预估入围分是否一致,都将直接影响你的选择是否有效。千万别选错了目标校!一旦选错,就可能抱憾终身! 一定要请专业人士来把把关!

2、新增签约确认环节:一旦签了承诺书,就必须认认真真参加校考,否则后果严重,甚至影响后续录取。一定要准确评估、考虑清楚!要根据自身估分和目标校的预估入围分,并结合今年的入围形势,做出准确判断。但在今年新高考首年政策变化的背景下,想做好这个判断很困难。很有必要请专业人士来帮你评估!

前途问鹿专家一对一指导服务,新增【"签约确认"决策评估】服务环节,专家为考生量身决策,帮您评估是否签承诺书。有意请加小王老师微信号18010464009咨询。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添加好友咨询

3、选科要求更严格、分省分专业名额在减少:比如西安交大2020选科要求“物理或化学”,今年是“物理和化学”。同时招生总计划数不变,个别高校新增了省份和专业。这意味着你的选择机会在变少。要珍惜仅有的少量机会!

2021强基应对策略

1、如果你是竞赛生,千万不要报错学校,因为限报一所,如果报错学校,这几年的竞赛艰辛将付之东流,抱憾终身。建议找我们老师来帮忙定位选校。

2、如果你是高分考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我们的专家一对一服务会根据个人情况的匹配程度,为你量身做出最佳选择。

3、如果你是中等生,一定要抓住强基这个上冲和捡漏的机会。我们的专家一对一服务会根据今年的冷热程度,帮你寻找捡漏机会点。

结语

根据往年报名情况,大部分强基/综评院校报名时间非常有限!在短暂的时间内还要进行快速院校定位等,家长非常有必要提前开始准备。

另外,对于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的院校及专业不知如何定位及选择的,可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前途问鹿老师进行咨询。

前途问鹿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一对一服务的专家,会根据孩子的竞赛奖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帮助孩子去衡量学校是否真的适合孩子,为孩子规划好之后的道路。同时,还会挖掘孩子的特长,丰富孩子的申请材料,帮助孩子更好地通过审核。

高考志愿帮中国大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