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选择考研目标院校时,大多都是选的高校。其实,招研究生的单位不只有高校,还有科研院所。很多科研院所在其所在领域处于研究前沿,科研实力不容小觑,却往往被众多考生忽略!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科研院所,它和高校有什么区别,有哪些优势劣势,哪些孩子更适合报科研院所!
1
什么是科研院所
研究院所是独立于教育部和高校系统之外、以科研工作为业务核心的各级、各类研究机构。独立研究院所有很多种,其中实力最强、名气最大、分布最广、数量最集中的是直属国务院的中科院、社科院两大科研系统中的各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两大系统下属的各类研究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大多省份都设有其直属的研究机构,其中尤以北京最为集中。这两大系统是专为应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科研需求而设的,是国家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国家培养源源不断的研究型后备军团也是它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另一种独立研究院所是直属国家各部委的,主要是为本部委和所属行业提供科研成果,同时也利用自身成熟而丰富的科研资源为本行业培养研究人才,如国家地震局的地球物理研究所、被誉为金融界“黄埔军校”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
其中直属卫生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比较特别,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科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研机构,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大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大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两者相互依托,优势互补,这样教研相长的管理模式在我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第三种是直属各省市相关单位的研究机构,它们的级别低一些,规模小一些,但是研究方向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地域性也更强。它们在向所属省市政府和相关单位提供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为各自领域培养后续的研究力量,如北京市首都儿科研究所、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等。
2
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
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
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
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
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
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
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
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
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
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
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
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
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
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
5、科研条件
研究所的普遍状况是小而精,硬件条件很好,如果是要想要做科研,有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打算,去研究所念研究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研究所与研究所之间的实力,还是有区别的。像北京的一些研究所、物理所、化学所、计算机所,其实力可以和清华北大媲美,自然考取的难度也非常大;但像一些地区的研究所,常常会因完不成招生计划,不得不接收调剂生。
6、生活补助
研究所的生活补助,普遍比高校要高一些。一般研究生在高校的话,每月能拿到的补助大概在1000块钱左右。研究所则不然,给学生发的补助通常是高校的两倍乃至更高。
有的研究所给博士研究生提供的生活补助,每月甚至达到了5000元。所以对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同学,选择研究所的话,可以极大地减轻家庭负担。
3
科研院所的优势
与一般的高校招生单位相比,选择科研院所有许多优势:
1、与一般高校相比,科研院所的录取率高,录取程序也更公正
"名校"之所以为大家所认可,固然与其自身严谨的治学之风和科研实力分不开,但大家的口耳相传也不失为一个重要因素,而这正是各个科研院所所欠缺的,因为科研院所只进行研究生的培养。没有自己的本科生,使得科研院所的"名气"不大,每年报考的学生相对比较少,录取率更高;没有自己的本科生,也使得科研院所在招生时,录取程序更为公正,不会出现一般高校招生中偏爱招收本校学生的情况。
2、科研院所的培养侧重实践,实践经验更易提高。
与一般高校的培养模式相比,科研院所在注重理论培养的同时,更加侧重实践操作。许多科研院所在进行研究生培养时,主要以承接项目的形式来进行培养,使学生能直接参与到项目中,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研究生待遇高。
由于科研院所培养学生的经费大多是来自于所承接的项目,所以学生在读研期间相对于"半工半读",除了获得一些生活补贴之外,导师额外还会有许多补贴。
而且很多研究所采用公费培养的办法,免交学费,而且每月发工资!
有些科研院所,如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事实上就是大唐集团的前身,在这些科研院所读研,就相当于已经在企业中开始从事研发工作了,生活待遇和补贴自然也就比一般高校高。
同时,很多研究所的学生第一年一般在国内重点高校培养。如,上海社科院的学生第一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第二年回科研所,做研究、写论文。在享受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能科研,真是读书科研两不误!
4、有实力的独立院所一般都有相当数量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如果有继续深造的打算,在研究所里一口气读完也不难,还可以留下继续做博士后研究。独立院所在实施硕博连读制度、提前攻博制度上相比高校也更加灵活,他们通常会鼓励部分优秀的硕士通过以上方式直接转为攻读博士学位。
5、科研项目充足。
作为以科研为主的单位,许多独立院所并没有专门的教育经费,培养研究生的很多费用是由项目课题组和导师来承担的。因此,学生也主要通过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在研究院所里,科研项目一般来说是充足的,学生的实践机会以及从中挖掘选题发表论文,甚至与项目组共同发表论文的机会也就相应多一些。
6、积累行业人脉资源
独立研究院所是行业中的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和行业圈子的联系和交流是广泛而密切的,在这里学习,就相当于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本行业的第一线,这对于积累行业人脉资源、增加实践经验和就业机会都是大有帮助的。
7、对外交流机会
研究院所力图站在本行业科研领域的最前沿,它们与国外相关机构的学术交流和业务联系很紧密,许多导师也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这些条件可以为研究生提供许多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提供或者帮助联系出国留学的机会。
8、留校容易
在留校问题上,在高校里,门槛已经相当高了,不过在一些独立院所,因为实力、牌子、生源、宣传以及单位本身的行业性质等各种原因,研究所每年会提供一定数量的留所名额,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可以直接留所工作,并享受所内福利待遇。
9、拥有顶尖或重点科研项目
独立研究院所是以科研工作为核心的单位,各种科研项目是它们的组成细胞,研究人员基本上以申请和开展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和发表科研成果为主要工作,凭借实力,他们拥有不少行业内的顶尖科研项目和重点项目。
4
科研院所的劣势
事物总有两面性,科研院所也有其劣势。和高校相比,它们的劣势主要体现在:
1、知名度
相比于高校,尤其是名校,国内的科研所,除中国社科院和中国科学院之外,不如高校知名。
除部分联培院校外(目前只有中科院是联培),多数研究所只是代培。因而毕业证与培养高校无关。如果自己找工作,除特别专业的机构外,一般单位竞争力不大。
2、毕业“不自由”
由于研究所更注重科研,且项目较多,因而研究压力更大。很多同学可能在毕业时手上仍有未做完的项目,因而不得不在相关机构继续工作,缺少一定的自主权。
5
总结性对比
我们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它们的学术地位非常高,知名度也高。
其次,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
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
►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
►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
►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
►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
►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
►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
►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
►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
通过上述分析,大家对科研院所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研究所的话,比较适合那些有学术志向的孩子报考。但如果孩子未来不想走学术研究方向并且研究生毕业后打算直接就业的话,相对来说,高校会更适合孩子。

